内蒙古新动力心理职业培训学校
400-0471-050
心理探索 / 心理知识

空洞的赞美如何会让孩子的自信丢失

time:2017-04-28 read:2597 字体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【关闭】


转过托儿所教室的拐角去接女儿的时候,我偷听到保育员对我女儿说,“你画了一颗最美丽的树。做得很好!”几天以后,保育员指着我女儿的另一副作品点评道,“哇哦,你真的是一名画家!”

碰上这两种情形,我的心都沉了。我该如何向保育员解释我不喜欢她赞美我的女儿呢?


如今,我们对孩子的赞美泛滥成灾。赞美、自信和学业成绩,一般被认为是共同上升或下降的。但是,当前的研究结果显示,情况正好相反。在过去的十年,许多关于自尊的研究已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,即赞美孩子聪明可能无助于他(她)在学校的表现。实际上,赞美会让他(她)表现欠佳。孩子常常会用放弃来回应赞美。如果你已经做到了“最好”,为什么还要画一幅新作品呢?孩子也可能会简单重复相同的工作。如果原来的方式总是能够得到赞美,为什么要画一幅新作品或者用一种的新的方式呢?


在一项现在非常著名的、面向10~11岁儿童的研究(1998)中,心理学家卡罗尔 · 德韦克(Carol Dweek)和克劳迪亚元 · 缪勒(Claudia Mueller)让128名儿童去解一套数学题。在完成第一组简单练习之后,研究者只给每名儿童一句赞美。一些孩子因为他们的智力而得到赞美,例如,“你做得真好,你太聪明了”;另一些孩子因为他们的努力而得到赞美,例如,“你做得真好,你一定是真的很努力”。然后研究者让孩子们做一组更有挑战性的题目,结果富有戏剧性。因为努力而受到赞美的学生更愿意寻求新解法;因为聪明而受到赞美的学生则更加担心失败,倾向于选择那些他们有把握的任务,并且在题目变难的时候表现出较少的韧性。最终,让人打冷战的事情发生了,被告知“你很聪明”会导致焦虑的增加以及自尊、动机和成绩的下降。


当研究者要求这些孩子给另一所学校的孩子写信,介绍他们的经验时,一些“聪明”的孩子撒了谎,虚报了他们的分数。简要地说,打击了这些年轻人的自信,让他们非常不高兴以至于撒谎的,就是一句赞美。


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热衷于赞美我们的孩子呢?


部分原因是,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显示我们与我们的父母是不同的。《制造婴儿》(Making Babies)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名母亲的回忆录。在这本书中,安妮 · 恩赖特(Anne Enright)观察到,“早前,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的爱尔兰,母亲会无意识地贬低她的孩子。比如说,‘她像一只猴子’或者‘街上的天使,家里的魔王’,甚至是我最喜欢的,‘她会让我少活好几年’。在一个任何赞美都是禁忌的国度里,这些都是成长的一部分。”当然,这不单单是爱尔兰的个案。最近,一个中年的伦敦人告诉我,“我妈妈对我的称呼,我从没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,例如,耍小聪明、厚脸皮、扮老成、爱显摆。40年过去了,我想冲我妈大喊,‘爱显摆有那么糟糕吗?’”


现在,在操场上、星巴克咖啡店里、托儿所中,无论到哪里,只要有小孩的地方,你都会听到赞美之词,“好小子”、“好闺女”、“你最棒”,犹如背景音乐一般不绝于耳。称赞我们的孩子可能会暂时提高我们的自尊,向周围人显示了我们是多么杰出的父母,我们有多么好的孩子。但是,这并不会对孩子的自我感觉有所贡献。在努力有别于自己父母的过程中,我们确实做了许多相同的事情,像上一辈给出欠考虑的批评那样发放这空洞的赞美。如果我们这样做是为了躲避思考我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世界,回避思考我们孩子的感受,那么赞美和批评一样,最终只是在表现我们的不同而已。


让我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,如果赞美不能建立一个孩子的自信,那么什么能够做到呢?


在获得精神分析师的资格不久,我与一位80岁的老妇人讨论过这个问题。她的名字叫夏洛特 · 施蒂格利茨(Charlotte Stiglitz)。夏洛特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 · 施蒂格利茨(Joseph Stiglitz)的母亲,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西北地区教了许多年阅读。“我从来不会赞美小孩子做了他们应该能够做到的事情”,她告诉我。“他们做了真的很难的事情我才会赞美他们,譬如分享玩具或者表现出耐心。我还认为表示感谢是很重要的。在我没能及时拿零食或者帮到他们,而他们表现得很有耐心的时候,我会感谢他们。但是我不会赞美一个正在游戏或者阅读的孩子。”没有很大的赞赏,也没有糟糕的惩罚。夏洛特的关注点在于孩子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做的。


我曾经见过夏洛特和一个正在画画的四岁男孩在一起。当他停下来,抬起头看着她的时候,可能是在期盼赞美,她笑了笑说,“在你画上有许多蓝色”。他回答道,“那是我奶奶房子附近的池塘,那里有一座桥。”他拿起一支棕色的蜡笔,然后说,“我画给你看”。她不慌不忙地与这个孩子说话,不过更重要的是,她在观察,她在倾听。她就在你身边。


“在你身边”建立了一个孩子的自信,因为它让孩子知道,他是值得重视的。没有这个,孩子可能会逐渐认为,他的活动才是获得赞美的途径,而不是活动的结果。如果我们对孩子都不关注,那么我们怎么能期望他也注意力集中呢?


“在你身边”,无论是对孩子、对朋友,还是对自己,从来都是困难的事情。但是,这种关注,就是有人在努力考虑我们的感受,难道不是我们比赞美更想得到的东西吗?


阅读相关内容:

♥ 父母的角色功能——谈亲子陪伴的核心

相关推荐
关注我们
二维码
新动力心理
二维码
心理铺子
版权所有:内蒙古新动力心理职业培训学校 蒙ICP备13001588号-1 蒙公网安备15010502000363号 网站建设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

呼和浩特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督导 内蒙古心理督导 内蒙古心理咨询 呼和浩特心理咨询师培训 内蒙古心理咨询师培训 心理咨询师培训 专业心理咨询师 呼和浩特精神科 包头心理咨询师 包头心理咨询 内蒙古心理产品 呼和浩特心理产品 心理设备 内蒙古心理设备